您好,欢迎来到捏巴捏巴网站!

毛主席的陶瓷往事:好料才能出名瓷

1.jpg


在毛泽东82岁生日时,考虑到他晚年手抖,使用一般瓷器吃力,湖南醴陵群力瓷厂专门为他生产了一批“丰泽园”瓷器,史称“主席瓷”。这4件套双面釉下彩高级薄胎碗如今已成为珍瓷,一般人难窥其真容。


好瓷器,首先是原料要好。“主席瓷”的原料是当年生产“东方茶具”的青界高岭土瓷泥。故事还得从1961年说起。


2.jpg


当时湖南第一纺织厂一名姓易的工程师试图寻找一种能代替粮食对棉布进行浆纱的原料。听当地山民反映,在怀化县、溆浦县、黔阳县(今洪江市)交界处的青界山上,有一种能吃的土,当地人称之为“神仙土”或“观音土”,便立即赶到山上背了一大袋回厂试验。试验虽然失败了,但这种古代火山爆发出的花岗岩体风化形成的蜂窝状大球泥高岭土原生矿,以其土质洁白、含杂质极少而被发现。


3.jpg


易工程师把这一发现告诉了洪江瓷厂,经确认是烧瓷的上好瓷泥矿,但厂里一时未找到合适的配方,此事被搁置下来。“文革”时期,副厂长曾照熙自己爬山挖来矿泥,搞配方试验,终于研制出适宜洪江瓷厂窑炉烧成的最佳配方。成瓷后经测量白度高达83度(出口瓷国标为70度),瓷质透明,一厘米厚的瓷杯泡茶可以从外面看见杯中茶叶。


4.jpg


1973年,已担任厂党委书记的曾照熙为参加全省瓷器成果展示会,组成了专门班子生产“东方茶具”,以100斤矿泥一元钱的价格请农民把瓷泥担下山,运回厂,成功生产出具有当时全国一流水平的“东方茶具”、“红棉餐具”、“雪花茶具”等系列产品,其中“东方茶具”以其“白如雪、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在瓷展会上一枝独秀,技压群芳,使所有与会厂家代表都惊叹不已。当群力瓷厂接受生产“主席瓷”任务时,他们马上想到洪江瓷厂生产“东方茶具”的瓷泥,于是找到洪江瓷厂,拉回了一车优质瓷泥,曾厂长也毫无保留地将配方交给群力厂。群力厂专门成立了攻关组,在半个月时间内,日夜加班加点,闯过36道工艺关,圆满地生产出了精美绝伦的“主席瓷”。


5.jpg


据介绍,青界瓷泥质地洁白,含杂质极少,氧化铁含量在0.3%以下,氧化铝含量在37%以上,二氧化硅含量在41%以上,钾的含量在5%左右,是当今世界上已知最好的制瓷泥。